2021年全球经济即市场展望:黎明将至
全球经济及市场展望摘要
2021年全球经济:等待疫苗
新冠病毒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近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冲击。2020年,全球经济出现广泛的严重衰退,供应链也多次遭遇中断。尽管如此,相较于以往的经济衰退,此次各国政府在支持金融市场和经济方面表现得要更为积极。在迈入2021年之际,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而人类遏制病毒的努力也仍在继续。
2021年,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展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健康方面的进展。具体来说,我们的基线预测假设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案最终都能够问世并被广泛使用,各国政府因此放松对社会活动的限制,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也因此得以减轻。即便如此,全球经济复苏的道路可能也不会平坦,各个行业和国家的复苏道路也不尽相同。正如我们在2020年中期展望中所述,许多经济体要想恢复到新冠病毒疫情之前的就业和趋势产出水平,尚需很长一段时间。
这种不均衡的周期性增长前景反映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目前,中国国内的疫情形势已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已经迅速恢复到接近疫情爆发前的趋势增长水平,我们认为中国的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21年,并实现9%的增长率。而反观世界其它地区,疫情形势尚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我们预计,在2021年,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同为5%,但仍然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水平。预计新兴市场2021年增长率约为6%,但同样无法全面复苏。
目前,由于疫苗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我们的基准增长预测风险偏向于上行。2021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仍偏积极,但主要风险因素则是疫情的演变和轨迹。
新冠疫情的深远影响:关键的历史时刻
撇开变幻莫测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解读表明,这场疫情大流行将对经济、市场和政策产生显著影响。我们将这些影响分为以下四类:
- 深刻但短暂的冲击。正如过去历史上疫情过后的情况,社会活动和相关行业将出现反弹。具体的反弹路径则取决于消费者因担心感染新冠病毒肺炎而产生的迟疑心理,但是,诸如线下演唱会和旅游等社会活动最终都将恢复正常。虽然失业给许多家庭和行业带来了非常直接的冲击,但我们认为,如果疫情防控得当、政策扶持到位,经济活动能够早日恢复正常,那么永久性失业造成的“疤痕效应”将是有限的。
- 长期趋势加速发展。Vanguard与其它机构之前探讨过的诸多趋势——从工作自动化到数字化技术,再到特定商业模式的颠覆等,都将在疫情的冲击下加速发展。本报告阐述了未来虚拟工作的普及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更为广泛的宏观经济影响。
- 宏观政策转向。这场危机中,决策者对一些宏观政策的态度有所转变,包括各国央行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拉动低通胀率,以及财政当局在经济逆境中采取更激进的支出措施等。这些政策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逆转,因而投资者需要警惕所带来的新的潜在风险,但我们认为,对某些风险譬如高通胀也无需过虑。
- 不变的现实。尽管2020年发生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但全球经济的某些方面可能仍将保持不变,包括美中关系的多面性以及在Vanguard的“创意乘数”研究中所述,未来几年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可能性。
全球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再膨胀可能出现,但不会回归高通胀
2021年,随着剩余产能的耗尽和复苏势头的持续,我们预计,消费者价格通胀率将出现周期性反弹,从疫情期间接近1%的低点反弹至2%左右更为现实的水平。但在此过程中,市场可能会将通胀的适度反弹与重蹈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的覆辙混为一谈。
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明确表示宽松政策将持续比以往更长的时间,这些都导致了人们对通胀加剧的担忧。我们的基线预测表明,这一情形不太可能在2021年发生,因此担忧还为时过早。更加大手笔的财政支出可能会影响通胀心理,但所有此类影响都必须首先抵消高失业率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才能推高通胀预期。我们维持一直以来的看法,即,许多发达市场很难出现通胀率持续高于3% 的情况。
债券市场:2021年利率保持低位
在疫情爆发之前已然跌入低谷的利率和政府债券收益率如今变得更加低迷。我们预计,美联储、欧洲央行和其它发达市场政府的短期政策利率最终恢复至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但直至2022年,这些利率都将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在部分市场甚至将跌至负值)。在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正常化要早于其他国家,但其步伐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仍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我们看来,中长期利率将适度上升,因此收益率曲线可能会略微变得陡峭。但是基于我们对通胀和央行政策的展望,债券收益率不太可能大幅走高。如果各国央行认为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复苏,那么它们可能会在2021年出台额外的量化宽松购买政策或通过其它措施,来对抗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上升。
全球股市: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0年,尽管媒体报道纷纷唱衰,股市波动加剧,但是长期投资者们依然能够从股市获得持续的投资回报。在遭受疫情冲击的最初时刻,除了中国股市仅出现小幅下跌之外,全球股市都出现了暴跌。随后贴现率大幅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但并非全部)支撑了全球股市的反弹。我们的股票公允价值模型考虑了上述影响之后认为,全球股市不存在严重高估的情况,但也不太可能在未来产生高额回报。
由于债市预期回报低迷,我们对全球股市风险溢价的前景略为乐观,股市总回报率预计将比债市回报率高出3-5个百分点。此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广泛投资于全球各地和各种价值范围股票获得回报。
注:
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
债券基金的风险来源于发行人不能按时偿付,而且债券价格会因为利率上升或者发行人偿付能力下降而下跌。
投资于非美国公司的股票或债券还会有国家/地区风险和货币风险。在新兴市场,这些风险尤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