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第一桶金,想好如何打理了吗?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盛夏毕业季如约而至,在此先锋领航向所有毕业生们致以最诚挚的祝贺,恭喜你们完成了学业,即将开启下一段人生征程。
无论你是计划继续学习深造、还是决定步入职场,尽早掌握必要的理财技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都将让你受用终身。
占用你几分钟的时间,再为告别校园的你上一堂理财课,希望能够助你走好未来的财富积累之路。
现在“无财可理”并不要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越早接受理财教育,就能越早走上财务成功的道路。从第一桶金开始,学习管理自己的财富。
制定预算,定期投资
做预算是记录自己收支的好方法,可以帮助自己量入为出。
在制定预算时,需根据每月的收入和支出详细规划自己在房租、食品、娱乐、服装和交通等项目的花费额度,如果发现自己难以做到或者超支了,则根据实际需求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现阶段的计划,对预算进行实时调整即可。
预算不仅需要包括支出的目标,还需要制定储蓄的计划,要做到这一点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定投。除了按照法律规定从每月工资中抽取一定比例缴纳“五险一金”之外,可以将剩余一部分收入通过设置定投计划,投资于优质的公募基金或 ETF等投资标的中,也是积累财富的重要一步。
定投除了可以帮助你坚持储蓄,还可以平均入场成本,避免高位买入被套牢的风险。当然,定投不能确保投资者在下跌市场中免遭损失,也不能保证回报,但它的确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谨慎且实用的长期投资方法。
养老储蓄,宜早不宜迟
虽然现在说到退休养老对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还很遥远,但开始计划永远不会太早。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目前主要是“三大支柱”:政府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第三支柱。其中,第一支柱是基础,第二支柱是补充,第三支柱是前两者的提升。仅依赖第一第二支柱逐渐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养老需求,第三支柱养老金是大势所趋,尽早开始能够让时间成为你最大的盟友。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年化回报率为 8%,李雷同学从 22 岁开始进行退休储蓄,每年投入 10,000元,持续 10 年,随后便不再新增投入。而他的同学韩梅梅则是等到32 岁才开始进行退休储蓄,每年投入 10,000元,坚持了30年。
当他们到62岁时,谁的养老金账户中有更多的钱?答案是李雷,他从22岁到32岁总计10万元的投资这些年增长到了近160 万元,而韩梅梅从32岁才开始,共计30 万元的投资增长到了120 万元。韩梅梅比李雷多投入了 20年,共计总额多了20 万元,结果却还是不敌早鸟优势,少了 40 万元。* 可见,时间和复利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案例仅用于说明,年化回报率为假设,不反映任何实际的投资结果。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保持均衡和多元化投资
均衡的投资是指持有多种类型的资产——按适当比例配置不同市场的股票、债券以及货币市场工具等多种资产类别。各资产类别通常不会同涨同跌,因此均衡投资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
多元化投资则是指将资金分散在不同公司、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的资产中,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一人之力和绵薄资金想要实现多元化投资很难,但是现在已经有了较为理想的工具——公募基金和 ETF,它们集结了零散资金的力量,可以实现更加多元的投资,大大降低了投资组合受单个证券或行业影响的风险。你既可以选择自行构建基金组合,也可以更加省事地选择基金投顾的解决方案,全委托代为投资。
- 恪守投资纪律
一旦建立了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就需要有长期坚守的决心和行动。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上涨和下跌,可能面对市场大涨或者大跌时所谓的“买卖信号”的诱惑,你可能会看到因为投资了某种资产而“一夜暴富“的消息而感到羡慕不已或遗憾懊悔、或者某只产品暴雷而”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惴惴不安或者暗中庆幸。但这些都是需要摒除的市场噪音,有碍于你的长期投资计划。投资切忌骄躁,恪守纪律才是长赢之道。
- 关注投资成本
所有的投资都涉及成本,包括管理费用、交易费用等。保持较低的投资成本就是为自己留存住更多的资金在投资账户里滚雪球。保持低成本和高储蓄率,是需要牢记于心的两件事。
财富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的,我们鼓励大家尽早开始,并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要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一开始可能并不容易,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最后一句建议:量入为出。如果总是超前消费、透支消费,是无法实现长期投资成功的。
祝所有毕业生毕业快乐,愿前程似锦!
注: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