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的投资前景

与此同时,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也加速了一系列医药行业既有的长期变革,如远程医疗、虚拟问诊和在线售药。目前许多相关企业也在评估这些长期变革对其业务的冲击,并积极探索投身新增长领域的途径,先锋领航预计,这些企业的资本分配和收购战略将同步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的基线情境预测是:疫情终将退散,届时医疗资源使用率将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相关医疗企业也将继续聚焦研发工作,把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增长机会。
由于2022开年头两个月市场整体疲软,医疗行业估值较2021年有所下降。虽然目前的估值有一定上升空间,但我们认为,比起在整体行业或子行业层面进行资产配置,仔细甄别证券以识别和避免负面情境则更为重要。2022年,就医药企业信用债投资而言,先锋领航将重点关注加速创新、开展合作和业务拓展、成本管理以及增加私募股权参与的相关投资主题。
疫情之下,医疗行业信用债表现如何?
尤其制药企业的表现坚挺,甚至在疫情爆发初期也未现疲软。在全球许多经济行业遭遇短期停摆和急剧的需求萎缩时,制药企业仍旧维持生产,实现了基本稳定的药物供给,尤其很好地满足了患者对在用药物的需求。
此外,随着疫情全球性蔓延,许多制药企业在不影响其它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上,乘势大力研发疫苗和治疗方案。而新冠病毒变体的出现,进一步刺激了对疫苗加强针和新疗法的需求,更是为相关药企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同样的,在疫情防控进程中,许多生命科学企业也把握住了新冠病毒检测的机会,实现了可观经济效益。
尽管如此,这些经济效益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其实仍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且相关企业的债券持有人大多也并未直接从中获益。但无论如何,这一系列利好因素为医药企业融资增加了灵活性,从而改变了我们对特定企业信用债的看法,尤其是利差相对较小的信用债。
不过,医疗行业也并非一路高歌。比如在疫情爆发初期,大批手术延期导致相关企业的收益和现金流空前恶化。然而,鉴于医疗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市场需求反弹相对较快,而且即便出现了新的病毒变体,总体上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此外,政府也在积极采取行动,比如美国各级政府就宣布保留医疗补助受益人登记信息、无需重新审定资格,以及通过贷款和赠款向医疗机构提供流动资金等,也为该行业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
如下图显示,受疫情推动,制药行业销售额不仅企稳,还在2021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医疗设备行业销售额同样保持良好势头,虽然该子行业也因疫情面临了更多不利因素,如手术延期、医务人员短缺以及供应链压力等,但其表现依旧稳健;预计随着疫情的消退,其销售也有望比疫情初期更加强劲。
量化评估医药行业的韧性

医疗行业未来发展之路
在识别2022年的医药行业投资机会时,先锋领航将重点关注以下主题:

先锋领航更青睐在采购和整合成长性资产方面表现优异的公司,并且我们认为生命科学、医疗设备和服务等子行业存在一些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虽然从信用债角度来看,并购交易风险有所降低是一个有利趋势;但由于制药公司向来偏好大型并购,以及在现有产品专利到期之前有购买资产的强烈动机,我们对有此类倾向的公司仍持谨慎态度。

成本控制相关举措,将提高市场对医疗信息技术提供商和外包服务提供商的服务需求(如为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研发和生产服务)。由于付款方也希望能够控制持续上涨的医疗成本,价格合理的替代方案也将更具竞争力,如自有品牌产品和医院以外的更低成本护理环境。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