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衡:找准频率,顺时而为
再平衡的重要性及操作策略
在构建投资组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资产配置的决策,需综合考虑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时间跨度、财务目标等要素。投资组合再平衡的作用,在于将投资组合风险维持在符合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水平。
目前有几种常用的再平衡方法可供投资者选择,一个再平衡策略主要包含频率、阈值、最终目标点等方面的决策:
- 频率指的是检视投资组合配置偏离情况的频率。检视频率可以是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等。
- 阈值是指允许资产配置偏离投资目标的程度水平,例如阈值设置为1%或2%。
- 最终目标点决定投资组合的再平衡程度。投资者可以选择持续交易直到回归目标配置,也可以选择交易回到目标配置和阈值之间的特定位置,或者调回阈值边际水平。
常用的再平衡策略比较
我们针对投资者、投资顾问和资产经理常用的投资组合再平衡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 定期再平衡:该方法制定了投资组合回归目标资产配置的定期追踪频率。高频再平衡可以降低跟踪误差,但也将推高交易成本,缺乏进行再平衡的现金流。
定期再平衡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且易操作。比如对于股债六四组合等各类股债配置来说,每年一次的投资组合再平衡是计入交易成本和跟踪误差等考虑标准后得出的最优之选。具体到每个投资者或者投资组合的最优频率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阈值再平衡:当投资组合与目标配置的偏差超过特定百分比时,就会触发再平衡。阈值再平衡要求每天对投资组合进行监测,因此并不一定适用于自行管理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其中,阈值越小,跟踪误差越小,但交易成本越高。
在部分情况下,多资产基金的资产管理者会采用阈值再平衡,其中一个目标是保持低跟踪误差。例如,如果期望跟踪误差小于或等于20个基点,那么对于股债六四投资组合而言,3%的阈值再平衡即为最优之选。
- 定期+阈值再平衡:该方法是以上两种再平衡的结合。在定期追踪频率的基础上,如果投资组合偏离目标配置的比例超过一个特定的百分比,则对该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
在定期+阈值再平衡的规则下,低频再平衡(例如每年1%的阈值策略)的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每年一次的追踪频率,1%到2%的阈值设置之间并不会产生实质性差异。我们观察到,每月一次的阈值再平衡效率较低,但仍优于不进行再平衡的选择。低频的定期+阈值再平衡也比较易于投资者操作。
最佳的再平衡方法
先锋领航团队制定了一个框架,以确定能实现风险收益和成本效益最优的再平衡策略。该框架需要对资产收益的分布(收益概率分布而非单点预测)和交易成本进行预测。在将交易成本纳入考量后,该方式对评估再平衡对投资组合收益的影响非常关键。
对于不涉及投资损失节税或无需紧密追踪多资产基准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来说,每年对投资组合进行一次再平衡是实现风险与收益权衡的最优之选。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能让投资者获得股票风险溢价,且交易成本低于高频再平衡的交易成本。
图表:再平衡方法及其对计入交易成本后收益的预期影响
市场大幅波动下的再平衡
今年的股市下跌或类似的市场波动情况,可能会促使投资者进行更频繁的再平衡。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市场动荡时期,低频再平衡也同样行之有效。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交易成本往往会上升,从而推高再平衡的成本代价。此外,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单一方向的交易,如恐慌抛售,而当市场出现逆转,这些投资者又会再次追逐趋势进行冲动交易,此类情况在市场动荡期时有发生。
总之,最佳的再平衡方法不能过于高频(如每月或每季度),也不能过于低频(如每两年一次)。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每年一次的投资组合再平衡或为最优之选。
注:
- 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请注意,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您的账户价值下降。并不能保证任何特定的资产配置或基金组合能满足您的投资目标或为您提供一定的收入水平。
- 债券投资面临利率、信用和通货膨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