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规划还需审时度势,不可墨守成规
然而,自2022年初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回报率预期低迷、通胀飙升、股债相关性也日益增强,投资者也因而需要重新审视这一提取策略的实用性。
市场持续波动,我们更需明鉴历史、审时度势
实际上,养老金提取率的计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先锋领航的分析研究表明,在规划养老金提领率时,市场回报率仅是其中一项影响因素;通胀、波动率和股债相关性作为其他三个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Bengen在提出“4%法则”前也做过很多研究,但彼时市场的债券收益率要比当前水平高出5-6%,如今债券回报仅维持在2.6%左右的水平。也有其他学者探究过回报走低对可持续养老金提取策略的影响,但还是依赖长期的历史数据平均水平来预测低相关性与波动性。然而实际上,这些平均值背后的市场环境已然大相径庭。
先锋领航认为,相关的研究应站在退休人员的角度,充分理解和考虑其本身的投资期限问题。我们应当聚焦未来十年至二十年间的回报环境,过短或过长的时间周期都不具备参考价值。简而言之,投资者在退休后的头十年的养老金提取策略至关重要,届时的市场状况可能对养老金投资组合的长期性与可持续性产生较大影响。
提取率设定应随回报环境而变
为了更好地解读历史回报环境,先锋领航团队运用“时变性的贝叶斯分析法”(time-varying Bayesian analysis),选定了自1960年以来的三类回报环境,并设定了系统性提取率,旨在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投资组合足以应对未来三十年内表现各异的回报环境。作为央行常用的高性能统计工具,贝叶斯分析法在此次研究分析中得到了全新运用。
综合衡量之下,我们发现通货膨胀、波动率和股债相关性对系统性提取率具有显著影响。例如,就1997年至2020年的近期回报环境而言,上述三个因素的较前一时期(1981年到1996年)相比的向好转变,在5.4%的可持续提取率估算值中占到了1.5%。
鉴于如今的市场回报环境,通货膨胀、波动率和股债相关性这几大因素的影响程度或许更胜往昔。相较于传统养老金而言,退休人员更加倾向使用默认的养老金计划来积累资产,以保障未来的退休生活,因此人们更应认识并充分应对上述因素的动态变化。
根据通胀波动性灵活调整提取策略
基于费城联邦储备银行(Philadelphia Federal Reserve)对未来十年通胀较高且股债回报偏向中低水平的预测,先锋领航预计,对美国养老金账户而言,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可持续年度提取率为2.8%-3.3%之间,低于4%的“法则提取率”。我们以贝叶斯框架确定的过往市场机制为基础,每个上行、基线和下行情景的预测均反映了资产类别相关性和波动性的潜在结果。
具备风险管理意识的重要性
市场预测可以帮助投资者提前做好相应准备。美国市场过去十年经历了一轮强劲的市场周期,而这些调整后的提取率也同样适用于在牛市中获益颇丰的投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美国投资者与投资顾问在进行养老金规划的时候,并未将提取率视作“绝对的铁律”,而是养老金规划的出发点。当回报前景出现变化时,投资者们可以相应逐步调整提取率。
美国的市场环境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前面强调,提取率应当因时而异,自然也应当因地制宜,不可盲目照搬照抄绝对数字,而是需结合市场情况、由专业人士指导下做出必要调整。我们分享美国市场的研究,是希望能为中国投资者在规划个人养老金时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参考。
合理的投资规划在退休后也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加重要。因为退休之后,我们都希望避免养老金投资组合的透支与亏损,还会考虑为后代留下一定的资产,并需要根据市场回报环境来优化决策。养老金投资者、退休人员与投资顾问在管理此类风险时,秉持战略性的全局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注:
- 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