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股市回报率并不呈现“平均”水平?
计算统计中的平均值,是帮助我们对各种现象形成大致认知的方法。这些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背景信息,帮助我们进行财务规划。例如,国家卫健委7月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了到2021年的78.2岁,这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平均”市场回报率也可能具有欺骗性。这是因为,在任何的一年都不太可能刚好实现所谓的平均市场回报,这也为我们在引导投资者了解未来市场的可能表现带来了挑战。
为了对这一点加以说明,我们不妨以富时环球指数(FTSE All-World index)为参照,看看过去30年全球股市的表现。下图显示了该指数按英镑计算的历年实际回报率,以及30年的平均回报率(横线)。
图表:富时全球指数表现(1994-2021)
如图所示,全球市场每年回报率实际上都没有正好落在9.9%的平均水平的。事实上,每10年中有6次回报率与长期平均水平相差超过正负10个百分点,30年里只有7次能够落在平均水平正负5个百分点之内。
这张图表主要突显了市场的波动程度——也就是说,股价往往会围绕长期平均水平进行波动。
重要的参考背景
在当下通胀攀升、利率上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市场不断受到冲击。处于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加需要审慎思考。这也再次提醒我们,专注长期目标、排除短期干扰尤为重要。
上面的图表也为先锋领航经济学家对当前长期回报所做的预测提供了一些参考背景1。这些预测是假设性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但有一点甚为明确,那就是我们预计未来10年的平均回报率不会与过去几十年的回报率相同。
尽管我们预计未来10年通胀率将温和上升,利率将趋于正常,但这两点还不足以让我们将回报率预期提高至历史平均水平。
即便如此,资产回报仍然预计远高于可能获得的现金回报,但如果您一直根据近期较低的回报作为预期来进行财务规划,那么您或许将面临一个两难问题:如今应该调整目标,还是应该提高储蓄以达成目标?
市场的变化充满波动起伏
一般来说,简单地凭借过去推断未来并非良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倾向于选择低成本基金和个人目标的资产配置来进行战略投资。
不同地区蕴含不同的投资机会,因此投资者应当遵循全球多元化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机会来弥补某些投资表现不如预期的可能性。
尽管所有的资产类别在短期内都会波动,但从长期来看,股票的回报往往高于债券,而债券的回报往往高于现金。
因此,如果年景尚佳,可以考虑再平衡或出售表现良好的投资产品,并使用这部分投资收益加仓其他表现不佳的产品。这意味着要将组合调回与初始资产配置(股票和债券的组合)一致的情况。或者您也可以直接投资于股债多资产组合(此类产品能够自动执行以上操作)。
如若面临市场波动时期,则可以专注长期投资和相关的投资目标。不要让市场短期的噪音分散您的注意力,毕竟年化市场回报不等于平均水平的情况才是常见的。
注:
- 投资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下降或上升,也可能损失本金。
1 以上数据基于先锋领航资本市场模型®(VCCM)于2022年3月31所做的预测,并不代表实际投资结果。也不能保证未来投资结果。以上数据基于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而得出。未来的回报表现可能与VCMM的历史模式并不相同。更重要的是,VCMM可能对模型所依托的历史时期中未观察到的极端负面情况有所低估。该模型预测了一系列广泛资产类别的未来收益分布。该模型根据每种资产类别的不同,在多个时间范围内生成了大量模拟结果。在这些模拟中,通过计算集中趋势的度量来获得预测结果。模型预测结果可能随每次使用和时间节点变化而变化。